我在现场·照片背后的故事|219国道的笑声
- 来源:新华网
- 时间:2023-08-30 17:27:24
(资料图)
连的
拼版照片:左图为2009年7月14日,吴星海扛着药藤下山(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右图为2023年7月31日,吴星海与妻子和两个儿子在新居中合影(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拼版照片:上图为2009年7月14日,吴世荣在放牛时留影(新华社记者 张爱林 摄)
下图为2023年7月31日,吴世荣与妻子和女儿在新居中合影(新华社记者 费茂华 摄)。
吴星海在几年前回到家乡,娶妻生子,然后用打工时学会的水磨石手艺给附近的村民提供服务,仅此一项,一年也有几万元的收入。在他自己装修的家里,客厅地板磨得光可鉴人,在屯里也算首屈一指。
用打工挣的钱及养牛、鸡、鸭等的收入,吴世荣家的房子在几年之间,从一层平房不断“长高”,现在已有两层半。吴世荣已是两个孩子的父亲,在屯里开了一家杂货铺,自己则在家附近打工,一边赚钱,一边照顾孩子。
吴世荣的女儿有点怕生,跟她说话,她就只知道点头。跟记者熟悉后,她很爱笑,无忧无虑的样子很是惹人喜爱。看着在玉米堆上玩耍的女儿,吴世荣笑得眼睛都眯了起来,“现在家里条件好了,想吃啥自家都能做。孩子读书也不再是负担了,希望她能考上大学,为父辈祖辈圆个大学梦!”
随着国家一系列兴边富民政策的实施,像吴星海和吴世荣一样生活在广西那坡县的村民,外出打工或是自己创业,致富手段日益增多;除了9年义务制教育之外,中等职业教育学费和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得以免除,义务教育学校寄宿生给予补助——在上保屯,以及无数个像上保屯这样的小山村里,孩子们可以用学习来追逐自己的梦想。日益改善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吴星海和吴世荣这样的边境村民脸上挂上了越来越多的笑容。
比如说具体绘制在什么年代?花山这么一个陡峭的崖壁,它是怎么完成作画的?是怎么上去画的呢?然后颜料又用的是什么?经历数千年的风吹日晒,色彩还是依然这么鲜艳?沿着明江到左江260公里沿岸的峭壁上,都绘制了岩画,主要的意图又是什么?这些问题今天依然还是谜。”站在岩壁之下,仰望着色彩斑斓艳丽的花山岩画,朱秋平有些感慨地对我说,“我特别喜欢花山岩画,在我心目中它是带着很深感情的一种东西。我基本上是每周都会在这里3天到4天。等退休了,我还要继续为花山做服务,特别是从我个人的爱好去进一步地搞创作啊,搞宣传等等,
让蒙育宁下定决心留下来的,除了10多年间与白头叶猴朝夕相处建立了深厚感情外,更源于他和一只幼猴的故事。
2015年,渠茗村一个村民在地里劳作时捡到了一只金黄色的白头叶猴幼崽。接到报告后,蒙育宁立即驱车赶往事发地察看。他的车未停稳,一只雄猴就冲着他跑过来,在车头急躁地来回走动。经过观察,蒙育宁猜测,小猴可能是被雄猴特地抱来让人发现并希望得到救助的,如果没人救,小猴就会被新猴王杀害。电话请示上级同意后,蒙育宁决定把这只刚出生10多天的小猴先带回家喂养。见小猴被抱走,雄猴这才离开他们。
“因为是渠茗村群众发现的,带回家后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茗茗’。没几天时间,它就开始粘人,我们一家人都很喜欢它。”蒙育宁说。为了给“茗茗”更好的照料,经与上级部门沟通,很快他又把“茗茗”送到专业机构养护。不幸的是,“茗茗”最后还是夭折了。
这件事对蒙育宁触动很大。从那一天开始,蒙育宁把自己微信头像换成了“茗茗”的照片,昵称也改为“马骝二”(“马骝”是当地粤语“猴子”的意思)。蒙育宁说,从失去“茗茗”那一刻起,他就下定决心,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守下来,守住这片青山,守护住白头叶猴赖以生存的家园。
“饮水点都是在陡峭石壁、悬崖边,对猴子来说比较安全。”梁志章对我说,这项极其艰难的工作需要两个人协力才能完成,“每个人拎着两个水壶,一个水壶是30斤,两个60斤。爬山的过程中可能滑倒,毕竟我们是爬到悬崖边比较陡的地方,肯定比较危险。”
这样的工作虽然辛苦且危险,但坚持下来,得到的是无法言喻的快乐,“它偶尔会好像跟我们打招呼,看到我们也不跑,我们也会跟它吹个口哨。”
现在,保护区协同当地林业部门在保护区周边村庄与村民共建白头叶猴保护小区,加大了对当地群众爱猴、护猴、管猴的宣传力度。
在这次白头叶猴保护区的采访中我看到:多种综合措施的实施,为白头叶猴保护提供坚实的基础;护林员和研究者的努力,为更好地保护白头叶猴提供了支撑;越来越多的观猴游客,让白头叶猴保护成为社会共识。
8月5日,在崇左市江州区罗白乡的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只白头叶猴从我同事身边跑过。
“这几年猴子自己感觉到很安全,没有人会伤害到它,所以它能够这么近距离跟人这样活动。”看着白头叶猴就在自己头顶上方一两米的地方玩耍,梁志章感慨地说,“见到猴子数量变化那么大,我们也感到非常自豪。”
“这里保护得太好了,现在猴子都不怕人了。”一位游客一边拍照一边在我身边惊叹着。梁志章和李文钦在一旁听着,相视一笑,笑容里含着满足与骄傲。
白头叶猴在林中不断移动,寻找着最新鲜的果实和嫩叶,李文钦和师妹刘彦辰紧紧跟随着它们:观察、记录。刘彦辰一边记录,一边用手掐着手臂上被蚊虫咬出的小包,不一会儿,手臂上全是月牙形的指甲印。夏日的树林中,蚊虫叮咬无法避免,就在采访的两天时间,记者的手臂也被咬出了几十个小包,奇痒难当。而对于研究者和护林员来说,这还不是最让他们难以忍受的。
“有时候温度40度,比较晒,还有蚊虫。你们遇到的蚊虫还算少的。我们前段时间有时身上都爬满了。一边烈日在燃烧,然后旁边苍蝇一直飞来飞去,感觉心态上有点起伏,就想回去了。”李文钦和梁志章都告诉记者,最危险的是遇到蛇,毒蛇,眼镜蛇:“蛮近的,三四米,看到了我就跑了。”
几十年的时间里,白头叶猴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从恐惧到熟悉,从只闻其声不见其猴到毫无顾忌地在人们头顶“嗖、嗖”地飞来飞去,这样的巨变正是因为无数个像梁志章、蒙育宁、李文钦和刘彦辰这样普通守护者默默地努力才得以实现。
看着游客们在白头叶猴觅食的树下举着相机不停地拍摄,我在想,当人们能够近距离地看着白头叶猴在林间表演那敏捷而曼妙的精灵之舞时,是否会想起这些守护者,他们或许身上爬满蚊虫,或许被眼镜蛇吓得跑开,或许正在扛着沉重的水壶攀爬悬崖,但他们也会开心地笑着看“石山精灵”翩翩起舞。
8月5日,梁志章(右)、李文钦(中)和刘彦辰在观察白头叶猴活动。
走完国道之行,我的脑海中不断闪现一个个鲜活的故事、一个个触动我的人,我从中收获了满满的感动。我想,镜头下的“国道之行”故事,是伟大时代里每一个普通人前进的缩影,这里有着朴实而又动人的故事。219国道上的故事,每天都在变化,同时每天都保持着不变。变化的,是老百姓们日新月异的生活环境、居住场所。不变的,是深植大山的人们的笑容,不管环境多么艰苦,他们都笑着面对;无论工作多么枯燥,他们都笑着坚守;不论困难多大,他们都笑着克服。
这笑声,穿越国道,从雪山到大海,感动着镜头后的我们。
策划:兰红光
统筹:费茂华、周大庆、刘金海
记者:周华
编辑:谢秀栋、周大庆、卢烨、徐嘉懿
关键词: